阅览室

您的当前位置:团体定制频道首页 > 阅览室 >详情

会明心理:导致社交焦虑的元凶并不是内向

发布时间:2019-02-28文章来源:会明心理浏览次数:7774 点赞量:12

 在过去这几年里,人们越来越可以接受内向和安静,内向的人们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春天。但尽管如此,内向往往被人误认为成它的那个更克制、自觉的表亲——社交焦虑(但你知道,社交焦虑是可以治愈的)。

 我们当中总是会有一些人很安静,通常我们都会用“内向”或“社交焦虑”来描述,这两个词也经常互用。或者更常见地,把社交焦虑视为内向的一种极端表现。但是你可以很明确地说自己是内向型社交焦虑,你也可能会有外向型社交焦虑。比如,你很想和同事一块去酒吧,但是你又很担心他们其实不想让你去;或者你很渴望有人陪伴,但是你又一直纠结于担心自己会说一些愚蠢的事情。

 瑞士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,内外向性格是根据人的心理能量的兴趣点划分的。内向者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,即自己的观点、思想、情感和行为,他们的兴趣所在是自己的内心世界,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,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;而外向者的心理能量或者兴趣则指向外部,他们喜欢社交、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。

 所以,内向和社交焦虑这两个词是完全不同的。他们的差异绝不只是心理学里的ta-ma-to和ta-mah-to(同一个事物,只是发音不一样),这两个词更像是苹果和橘子,他们之间有五大差异。

会明心理咨询:导致社交焦虑的元凶并不是内向.jpg

区别一:内向是天生的,社交焦虑是后天塑造的

 内向是一种特质,意味着它是你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的一部分。但是对于社交焦虑来说,你可能天生有一些易感染社交焦虑的体质,但是并不会一出生你就会有社交焦虑。很有可能是因为后天学习导致社交焦虑的出现。

 例如,早年被排斥的经历可能让你觉得同龄人都是尖酸刻薄的;也可能你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你不要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,因为那样的话别人会评价你;也可能小时候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,那让你觉得很不舒服,所以从此你就尽量避免被大家注意到,而你再也没有机会认识到——你其实可以很好地掌控这些。但可喜的是,你可以遗忘或者是重新再定义你早年吸取的教训——他人都是会上下打量你,反对你甚至对你很挑剔。 

区别二:内向,独处会让你舒服;社交焦虑,独处让你没那么焦虑

 这是一个很好的区分方式,咱们来多谈一些。内向的人通过独处、一对一的交流或是与一小撮闺蜜在一起来获得能量。

 与此相反,社交焦虑则是被恐惧所驱使。独自一人让你觉得没那么焦虑,所以可能会让你觉得好过一点,但是这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,而非感到幸福。你可能会对自己说,“我不在乎”,不在乎拒绝了别人的邀请,没有去参加聚会,但是在内心深处,却是你在回避,避免别人让你落单,或是让你觉得不安全。但是,驱散焦虑的欲望非常强大。所以有时候即便是你想去参加的活动你也会拒绝,因为你担心被别人取笑,被他人排斥或是担心尴尬。

区别三:有社交焦虑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无能

 (如果你有社交焦虑)你觉得你没啥可说的,也不知道要说什么,而且你的预设就是别人要么就忽视你,要么就会误解你。

 相反,如果你是内向的人,你对你的社交技巧很有信心,而且如果有需要,你会让这些技巧“上线”。而且即使“上线”很费神,你也能够很快补充能量,比如躺在沙发上看书,或是和好朋友去吃个早午餐。

区别四:内向和社交焦虑,都会在意别人的想法只是程度不一样

 无论你是什么人格类型,你都会在意别人的想法——至少是那些你所爱的人和所尊敬的人。

 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,当然会在意那些和我们有关的人的想法,这一点内向的人和社交焦虑的人都是一样的。但是,社交焦虑的人在意的是别人想的是什么,超级无敌地在意。社交焦虑的人会在意每一个人的想法,而且假定大部分人都会给自己负面评价(loser),而且因为觉得你不够格而絮絮叨叨。社交焦虑的一个小表亲就是取悦他人。

区别五:完美主义是社交焦虑的温床

 通常,完美主义是社交焦虑的根基:你可能会觉得只有完美无缺的社交表现才能避开尖锐的批评。你可能会觉得除非你能够想到那种完美的小玩笑,不然你就会被他们指指点点,因此你反而就变得默不吭声了。

 当我们在快餐店排队点餐或是拨打客户电话之前,社交焦虑就会再现,因为它的出现,我们反而没法意识到,其实我们要说的事儿点餐员或客服人员可能已经都听说过,从醉汉的生活史到简单的忏悔他们都听过,而且他们并不会在意我们是否会卡壳。

 相反,对内向的人来说,完美主义根本就不是事儿。为啥?因为他们就不会有什么表现的行为。

 


我要点赞: +1
分享到: